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于2002年,首次招生105人,截至目前已毕业学生2550人,现有在校生824人。该专业2007年获批许昌学院首批重点专业,2009年获批河南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河南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电气工程领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电气工作适应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气装备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及电力行业和大型用电单位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有关的装备设计制造、系统运行维护、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技术开发、企业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面向中原经济区、中原电气谷、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等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电气领域掌握较深厚理论基础,同时具备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受到电工电子、电气工程、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交流能力;
5.掌握数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电气专业领域分析、建模、设计、计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式;
6.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气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7.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电力系统、电气装备等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8.具有电力系统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本地区电力行业、电气装备行业内所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能够在本地电气相关企业、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产业从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实验测试、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能力;
9.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支撑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厂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