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许昌市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安全供电、优化控制、功率预测以及低电压穿越等目标为研究对象从而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电网性能和电能质量。并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转让的分布式电源产品配套的服务平台。为许昌市中小企业在分布式电源领域的发展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为许昌市产业集聚区和中原电气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分布式电源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
2、近期主要建设目标
按照产学研相结合,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互动的发展模式,在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领域等方面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一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研究成果。成为许昌市乃至河南省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计划在三年以内,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中心计划联合许昌智能科技技术有限公司、bet365平台网址的技术骨干。
争取承担完成2-3项智能电网领域内的省级重大科研工程项目以及100-300万的横向科研经费,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技术支持服务,逐步形成分布式电源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智能配套终端设备的市场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结构。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bet365平台网址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中心学习培训,定期参与到纵向、横向课题的研发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继续开展与大连理工大学的合作办学,展开联合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若干名。
在交流与合作方面,主要与许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为全市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提供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与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开展合作交流,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互动、专家互访等方面展开合作。
注重学术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广泛联系,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与企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邀请国内外专家举行讲座与来访;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和在相关国际组织任职。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主要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化操作作为研究方向。下设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两个研发平台。两个研发平台实验设备性能良好,均是目前各个科研院校以及生产厂家正在使用的新型产品,大部分设备的生产技术均处在国内领先技术。本研发中心依托许昌学院bet365平台网址计划在未来3-5年内改造或新建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实验平台、智能电网实验平台以及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及先进通信实验平台。
在技术推广方面,中心以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控制以及该领域的关键设备作为开发对象;同时,面向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等领域,提供分布式电源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开展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咨询、培训等服务,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远期目标
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面向河南省、许昌市重大需求,开展分布式电源领域的基础研究,解决分布式电源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分布式电源领域中具备学术开拓能力、方法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权威机构,5-10年内,争取承担河南省、许昌市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课题,和省内产业集聚区企业联合开发横向课题或工程,取得一批突出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成果,成为河南省内以分布式电源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中心和工程应用基地。
4、主要任务
中心计划要开展的研发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对电网扰动的消除、光伏发电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的控制技术、智能电网的稳定性运行障、智能配电网的故定位技术、智能配电网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加强横向校企合作,承担国家、地区尤其是河南省、许昌市智能电网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并为产业集聚区等提供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争取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和发展智能电网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提供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人员培训。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争取学校支持,在未来3年内引进相关专业博士10名,鼓励现有人员攻读高一级学位;通过相关教学环节,加强与bet365平台网址的教学、学生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培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重点与许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深度合作,通过举办会议、学术报告、外出交流等形式,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互动等方面为全市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以及人员培训。
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实施方案
1、实施方案概述
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学校科学技术研究的资源优势和发挥企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优势,推动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
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和企业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使之成为分布式电源领域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基地。智能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建设和运行管理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抓住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和中原电气谷省级发展战略的巨大机遇,立足许昌学院,面向许昌市社会经济建设,围绕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等方向的科研开发平台,依托省市级研究课题和横向课题,开展分布式电源并网方案以及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分阶段进行建设,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高校战略转型发展服务。
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人才培养上力求做到通过校企联盟、联合立项、进行科学先进技术研究与创新发明,解决企业生产和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方式,加强骨干教师、在校优秀本科生与合作企业优秀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创新激励机制,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创新人才作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全面提高骨干教师、在校优秀本科生和合作企业优秀员工的培养质量,使其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主动适应许昌市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中原电气谷和中原经济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针对产业聚集区和许昌市中小企业,加强横向校企合作,承担省市移动互联网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并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搭建许昌市智能电网信息平台,定时公布分布式电源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免费为许昌市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宣传。借助中心的科技研发平台免费为许昌市中小企业提供提工程技术培训。
针对产业聚集区和许昌市中小企业,加强横向校企合作,承担省市分布式电源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并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2、规划和计划建设方案
人才队伍建设:中心现有成员10人,在中心建设过程中争取3年内,每年引进工程技术人员3~4人,使研究队伍达到20人左右的规模,其中具有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攻关队伍15名,财务管理、项目孵化与市场运营队伍5名。
研发和实验室平台建设:筹建四个功能设施齐全的研究部:1.光伏发电技术研究部;2.风力发电技术研究部。在此基础上改造和筹建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及完善智能微电网实验室。对于每个研发部门科研人员3-4名和每个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人员1-2名。
中心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中心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心岗位责任制度、科研经费分配与使用制度、科研成果管理分配制度以及科技成果孵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