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代码:080202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机械工程应用、生产管理与工程管理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国际视野以及创新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各类基础知识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解决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和生产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可从事机械工程相关的研究、规划、设计、分析、制造、安装、维护、经营、开发等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的宽口径、复合式、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学习计算机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2.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
4.掌握数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宽的自然科学基础;
5.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等;
6.具有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床电气与PLC、数控机床结构、伺服系统、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等;
7.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
支撑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电工学、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电器与PLC、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编程加工技术、数控机床诊断与维修。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6年中完成学业。
2.学位:符合许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80学分。其中通识类必修课程应修满40学分,选修课程应修满12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应修满62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应修满1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应修满1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修满36学分。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1.通识类课程(应修52学分,其中必修40学分,选修12学分。)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理论+实践 |
理论+实践 |
理论+实践 |
公共必修课程 |
9103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1 |
2 |
32 |
3 |
考查 |
社科部 |
|
91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2 |
32 |
4 |
考试 |
社科部 |
|
9104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1 |
2 |
32 |
5 |
考试 |
社科部 |
|
9104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3 |
3 |
48 |
6 |
考查 |
社科部 |
|
91001 |
形势与政策 |
2 |
|
|
1-4 |
考查 |
社科部 |
|
92002 |
大学英语(1) |
4 |
4 |
52 |
1 |
考试 |
公外部 |
|
92003 |
大学英语(2) |
4 |
4 |
64 |
2 |
考试 |
公外部 |
|
92004 |
大学英语(3) |
2 |
2 |
32 |
3 |
考试 |
公外部 |
|
92005 |
大学英语(4) |
2 |
2 |
32 |
4 |
考试 |
公外部 |
|
93002 |
体育与健康(1) |
1 |
2 |
26 |
1 |
考试 |
公体部 |
|
93003 |
体育与健康(2) |
1 |
2 |
32 |
2 |
考试 |
公体部 |
|
93004 |
体育与健康(3) |
1 |
2 |
32 |
3 |
考试 |
公体部 |
|
93005 |
体育与健康(4) |
1 |
2 |
32 |
4 |
考试 |
公体部 |
|
1414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 |
36 |
2 |
考试 |
教科院 |
12周 |
98004 |
英语自主学习 |
4 |
|
|
1-8 |
|
|
|
98021 |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
2 |
|
|
1-8 |
|
|
|
选修课程 |
|
在全校开设的课程中选修 |
12 |
|
216 |
|
考试 |
|
|
小计 |
47+5 |
|
698 |
|
|
|
|
2.专业基础课程(应修62学分)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理论+实践 |
理论+实践 |
理论+实践 |
专业必修课程 |
05023 |
高等数学1 |
4 |
4 |
52 |
1 |
考试 |
数统院 |
|
05025 |
线性代数 |
2 |
2 |
26 |
1 |
考试 |
数统院 |
|
05024 |
高等数学2 |
4 |
4 |
64 |
2 |
考试 |
数统院 |
|
0502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 |
2 |
32 |
2 |
考试 |
数统院 |
|
06340 |
计算机技术 |
2 |
2 |
26 |
1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41 |
计算机技术实训 |
0+2 |
0+2 |
0+26 |
1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90 |
机械制图 |
4 |
4 |
52 |
1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291 |
机械制图实训 |
0+2 |
0+2 |
0+26 |
1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075 |
大学物理1 |
4 |
6 |
72 |
2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233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
2 |
4 |
36 |
2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095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4 |
36 |
2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295 |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
0+2 |
0+2 |
0+32 |
2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002 |
大学物理实验 |
0+2 |
0+6 |
0+36 |
3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47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2 |
4 |
32 |
3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008 |
电工学 |
2 |
4 |
32 |
3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117 |
电工学实验 |
0+1 |
0+3 |
0+18 |
3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013 |
电子技术 |
3 |
4 |
48 |
3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240 |
电子技术实验 |
0+1 |
0+3 |
0+18 |
3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066 |
工程力学 |
3 |
4 |
48 |
3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230 |
机械原理 |
3 |
4 |
48 |
4 |
考试 |
电气机电 |
核心课程 |
06231 |
机械原理实验 |
0+1 |
0+3 |
0+18 |
4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84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3 |
4 |
48 |
4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338 |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
0+1 |
0+3 |
0+18 |
4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46 |
机械设计 |
4 |
4 |
64 |
5 |
考试 |
电气机电 |
核心课程 |
06254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3 |
4 |
48 |
6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098 |
单片机原理实验 |
0+1 |
0+3 |
0+18 |
6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小计 |
49+13 |
|
764+210 |
|
|
|
|
3.专业方向课程(应修30学分,其中限选18学分,任选12学分。)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理论+实践 |
理论+实践 |
理论+实践 |
专业限选课程 |
06353 |
机床电器与PLC |
3 |
4 |
48 |
4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354 |
机床电器与PLC实验 |
0+1 |
0+ 3 |
0+18 |
4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71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3 |
4 |
48 |
5 |
考试 |
电气机电 |
核心课程 |
06359 |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 |
0+1 |
0+3 |
0+18 |
5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155 |
数控原理与系统 |
3 |
4 |
48 |
5 |
考试 |
电气机电 |
核心课程 |
06274 |
数控编程加工技术 |
2 |
4 |
36 |
6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275 |
数控编程加工技术实训 |
0+1 |
|
|
6 |
考试 |
电气机电 |
一周 |
06313 |
数控机床诊断与维修 |
2 |
4 |
36 |
6 |
考试 |
电气机电 |
|
06360 |
数控机床诊断与维修实训 |
0+2 |
|
|
6 |
考试 |
电气机电 |
二周 |
专业任选课程 |
06339 |
机械工程导论 |
1 |
2 |
18 |
1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00 |
计算机绘图与三维造型 |
2 |
4 |
36 |
2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106 |
大学物理2 |
1 |
2 |
32 |
3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61 |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 |
2 |
4 |
32 |
4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27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2 |
4 |
32 |
4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60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3+1 |
4+3 |
48+18 |
5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89 |
3D打印制造技术 |
2 |
2 |
24 |
5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64 |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论 |
2 |
4 |
36 |
6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49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
3 |
4 |
48 |
6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286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3 |
4 |
48 |
7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63 |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
2 |
4 |
36 |
7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36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2 |
4 |
36 |
7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393 |
运动控制系统原理与应用 |
2+1 |
4+3 |
36+18 |
7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189 |
现代企业管理 |
2 |
3 |
30 |
8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06194 |
自然辩证法 |
2 |
3 |
30 |
8 |
考查 |
电气机电 |
|
小计 |
25+5 |
|
408+36 |
|
|
|
|
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修36学分)
课程代码 |
实践教学环节 名称 |
学分 |
周数 |
学期安排 |
承担单位 |
备注 |
91046 |
军事理论与军训 |
2 |
|
1 |
许昌学院 |
|
91059 |
工程训练1(金工实训) |
1 |
|
1 |
工程技术中心 |
|
91060 |
工程训练2(电子工艺) |
1 |
|
2 |
工程技术中心 |
|
91061 |
工程训练3(数控加工) |
1 |
|
3 |
工程技术中心 |
|
91062 |
工程训练4(先进制造) |
1 |
|
4 |
工程技术中心 |
|
91069 |
工程训练5(电子设计) |
1 |
|
5 |
工程技术中心 |
|
06159 |
专业实训 |
2 |
|
6 |
电气机电 |
|
06283 |
专业见习 |
1 |
|
5 |
电气机电 |
|
06326 |
认知实习 |
2 |
|
6 |
电气机电 |
|
06382 |
专业实习1 |
4 |
|
7 |
电气机电 |
|
06387 |
专业实习2 |
2 |
|
8 |
电气机电 |
|
06263 |
毕业设计 |
6 |
|
7-8 |
电气机电 |
|
06316 |
电工学课程设计 |
1 |
|
3 |
电气机电 |
|
06303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
1 |
|
3 |
电气机电 |
|
06390 |
PLC课程设计 |
1 |
|
4 |
电气机电 |
|
06391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
1 |
|
4 |
电气机电 |
|
06251 |
机械课程设计 |
1 |
|
5 |
电气机电 |
|
06392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
1 |
|
5 |
电气机电 |
|
06162 |
创新学分 |
2 |
|
在校期间 |
|
|
98003 |
社会实践 |
2 |
|
在校期间 |
|
|
98002 |
素质拓展 |
2 |
|
在校期间 |
|
|
合计 |
36 |
|
|
|
|
七、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表
课程 类别 |
总学分 |
理论学分 |
实践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数 |
实践学时数 |
必 修 课 |
通识类必修课 |
40 |
35 |
5 |
22.22 % |
482 |
482 |
|
专业基础课 |
62 |
49 |
13 |
34.44% |
974 |
764 |
210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36 |
/ |
36 |
20.00% |
/ |
/ |
/ |
小计 |
138 |
84 |
54 |
76.67% |
1456 |
1246 |
210 |
选 修 课 |
专业限选课 |
18 |
13 |
5 |
10.00% |
252 |
216 |
36 |
专业任选课 |
12 |
12 |
/ |
6.67 % |
192 |
192 |
/ |
通识类选修课 |
12 |
12 |
/ |
6.67 % |
216 |
216 |
/ |
小计 |
42 |
37 |
5 |
23.33% |
660 |
624 |
36 |
合计 |
180 |
121 |
59 |
100% |
2116 |
1870 |
246 |
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32.78%
八、其它有关问题说明
1.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包括自然与科学技术、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文化修养与艺术鉴赏等六类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校统一规划开设,每位学生至少跨三个大类修满12个学分。
2.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原理与系统等4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点需在2.2以上方可获得学位。